|
产后抑郁的困扰发表时间:2021-01-11 20:13 产后抑郁的背后(这里,就指的抑郁症)
不少女性,她们婚前孕期都好好的,却在产后抑郁了。 有些产后抑郁的少妇,婚前和孕期就已经有明显的抑郁迹象,只是被自己和家人忽略了;有些产妇之前是没有任何抑郁迹象,但是,在她们基础性格里是有抑郁特质的,否则是不会在产后突发抑郁。生产,只是促发抑郁的外因。
生产对女人来说,应该是生命的收获、幸福之至,意义非凡。那为什么她们“选”此时抑郁呢?
郁症性反应,是不分年龄和场合,它可能发生在生命的任何时段,最早可在婴儿期。如若在18个月内的婴儿因故被“抛弃”的话,婴儿是体验着孤独、忧郁的恐惧情感。女性之所以“选”产后抑郁,正是“生产期”有如下意味,或反映了产妇如下的心理背景:
(1)生命的原始恐惧。人只有分娩时,才会唤起人最原始的分离恐惧。产后突显抑郁,透视了当事者存在较深的分离情结。若母婴期经验了过度(比如,1个月至数月的母婴分离,或不断换抚养人)抑郁的人,很容易在她生命的第二个母婴期感受到分离的抑郁。 (2)产后透过看婴儿,切实看到了曾经柔弱无助的内在自我,从而唤起了自我孤独害怕的压抑感。 (3)丧失爱的恐惧被唤起。相对亲密关系中的客体,新生儿象征爱的竞争对手。产后突生抑郁的人,或许呈现出害怕不再被爱的担忧,那是一份很重的丧失。又如果她在早期体验过--出生的弟妹“抢走”父母爱的剥夺之痛的话,更易在她产后出现失落的忧郁。 (4)缺乏爱的能力的映射。当有自己的孩子时,突然感觉缺乏照顾和抚养的自信,会因此感觉无助和沮丧。产后抑郁,显示了产妇还是一“孩子”,深度说明:她可能还停留在完全被爱的“少女”期,也可能她是缺乏被爱感受的人,自然也缺乏爱人的经验和自信。 产后抑郁的动因很复杂,但透过以上几点“产后抑郁”的解读,已不难理解那些初为人母的,何以“选”在产后抑郁。
婚后焦虑、产后抑郁的情绪出口 焦虑症和抑郁症,是两个不同的情感心理病,但作为在婚姻关系里的过激情绪反应,它们是有共性的“情感病”。为找到情绪的出口,首先熟悉下它们的区别: 区别一,其内心感受不同。焦虑型人,总有莫名其妙的预期担心,甚至感受着“惶惶不可终日”的紧张,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总会不断叮嘱对方“注意事项”。而抑郁型的人,总有对过去的怀恨,对当下的失落感,甚至感受着“世界末日将至”的绝望,人际中显得很冷漠。 区别二,其内在动机不同。焦虑型人是渴求被接受、对绝对安全的执着,在亲密关系中是”按己所需强求于人”,这容易导致亲密关系的付出与收取的不平衡。抑郁型人是渴求被爱、对绝对占有的执着。在亲密关系中是”己所不欲强施于人“,这自然会导致亲密关系的由爱生恨。 他们的共性是:两者都是因缺爱而导致:极度缺乏安全感,缺乏人际边界感。表现为在亲密关系中,都会无意识的侵犯对方的感受和需求,最终导致关系的失衡、或破裂。
两者根本的共性,还在于基础性格的敏感脆弱。这一性格决定了他们,一旦被现实诱因唤起内心对丧失的恐惧,必然会情绪躁郁、或严重失眠。失眠,仅是一个身体符号,它代表着内心“忧虑”被某人或某事件引爆后,那种预感威胁的紧张无处安放。我们需要明白,忧虑,是焦虑抑郁型人的人格特质,他们所经历的情感和情绪痛苦,严格意义上说是自身性格所致,而非关系中的他人所害。 那么,对婚后焦虑、产后抑郁者的情绪出口,可以这样考虑: (1)从现时的角度:接受“合理”的情绪。就像人患感冒,它算不上啥病,却令人不舒服,但只要我们接受那必然的不舒服,多喝水和休息,不用吃药就会好。对待负情绪也一样,它本身不是问题,只是心有担忧的一种必然结果,我们只需接受它、陪着它就是。对情绪处理的原则:不回避、不隐藏、不自责,考虑不带伤害的表达出来。 依前面的分析看到,婚后焦虑、产后抑郁的女性,其情绪爆发都因为脆弱的自恋挫败,是她们缺乏自我欣赏和爱的能力,破坏掉了亲密关系。因此,无论你是婚后焦虑,还是产后抑郁,要走出情绪情感的低谷,还要先学习如何从爱自己--欣赏自己做起。 (2)从长远角度:改善自己的性格。我们对焦虑、抑郁情绪并不陌生,这里的关键是婚后和产后。既然是这些特定情境阶段出现的情绪,那么这些情绪后面的背景(即婚姻关系,亲子关系),可指引我们寻找躁郁情绪的治愈之路,那应该是:学习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经营。说起改善性格,却是一艰苦漫长的人生课程。但若愿把它视为提升自我价值的目标,它就值得你去做;当你已在尝试做,你会发现自己选择的路,其实也能走下去. |
咨询热线:15877935933 | Copyright © 2015 昆明慧泉心理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20001285号-1 咨询地址: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七彩之门二单元316室 电话: 15877935933 |